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去国怀乡 (2)至若春和景明 |
2.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3. |
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4. |
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秦巨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②坼:裂开。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
B.乃置伯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C.伯意悟 目似瞑,意暇甚 |
D.夜皆亡去 广故数言欲亡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怀刃以去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
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C.乃是两人也 陈涉乃立为王 |
D.伯恨不得杀之 辍耕之垄上,帐恨久之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名人。②咨嗟:赞叹。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贤于材人远矣 贤:________________
(2)不宜劳思于此 劳思: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 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辑。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的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王子日: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日:“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卒之为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终无济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文谈“成才”, (乙)文谈“做学问”,两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②,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③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④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⑤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 地名。②簟[diàn]: 竹席。③荐:草垫。④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长:旧读zhànɡ,多余,剩余。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以一领及我以 ②后大闻之之 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