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
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材料三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形容秦朝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白的诗称赞了哪位君主的什么伟大功绩?
(2)针对材料二中两人的不同争论,这位君主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
(3)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代所确立的皇帝制度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谈谈你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90年的风风雨雨和波澜壮阔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因此赢得了世界的瞩目。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分别指出上述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举措,并简要概述其各自的历史意义或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摘自某位航海家的《航海日志》
材料二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的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在美洲和东印度发现500周年之际,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和亚洲许多国家人民的强烈不满。特别是美洲印第安人后裔更是强烈,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灾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航海家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中提到的航海家前往印度的目的是真的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看法。
(3)材料二中的“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各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促进海洋经济的永续发展。历史上中外政府有关海洋的政策有着明显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有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17世纪中期中、英两国的政策。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
(3)分析两种政策对两国历史产生的不同影响。
中国素有“自行车大国”之称,自行车作为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广泛流行。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有人认为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弊大于利,也有人认为它利大于弊。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明清时期,我国推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试分析其原因。
(2)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