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溴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查阅资料显示:溴水是溴(Br2)的水溶液,呈黄色;溴水中含有溴单质。
⑴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⑵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⑶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除氯化亚铁溶液和溴水外,还有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来
|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方案1 |
|
|
方案2 |
|
|
⑷结论: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⑸实验后的思考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填离子的化学式)。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气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4分) 分别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B、C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其中化合物A的质谱图如下。
A是直链结构,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它能够发生银镜反应。B为五元环酯。C的红外光谱表明其分子中存在甲基。其它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⑴A的分子式是:。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⑵B和G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⑶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D→C;
H→G。
⑷写出由单体F分别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产物和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
(8分)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组括号中的杂质,写出除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⑴乙烷(乙烯):除杂试剂:,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⑵乙酸乙酯(乙酸):除杂试剂:,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如下图所示,U型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和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和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和气体缓慢的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3)U型管左端的气柱变化是。
A.体积增大 B.体积减小 C.消失 D.不变
(4)试解释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xmolH2和ymolI2(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
(2)加入催化剂;
(3)容器容积充入H2;
(4)扩大容器的体积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A、B、C、D 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 B元素的名称______;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 C的元素符号__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
(3)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