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 A.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 | B.小国寡民 |
| C.公民政治的盛行 | D.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
“在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到来之前,在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之前,机器不可能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材料中“更公正的社会组织”指的是()
| A.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 B.社会主义社会 |
| C.工业文明时代 | D.知识经济时代 |
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一般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
| C.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 D.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 B.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
| C.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D.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
1972年中日建交,数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2006年10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最近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使中日关系再次走入低谷。以上事实说明()
|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
| B.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
| C.日本对外政策因国内外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
| D.日本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