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在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认为:“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此观点认为,使1787年宪法“最有生命力”的是

A.没有传统束缚且颇具创新能力
B.形成了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
C.内容条文简洁但领域广泛
D.确立了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

国家的外交理念明确了本国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定位和价值定位,是国家制定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外交实践的指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强调过“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体系的革命者”的身份定位。下列外交政策和实践不符合这一身份定位的是

A.“一边倒” B.抗美援朝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政策

1958年北戴河会议把农村出现的打破社界、乡界的“大协作”、“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说成是共产主义的,是群众性的行动,加以肯定。并提出建立规模较大的工农商学兵合一的、乡社合一的、集体化程度更高的社会组织。这导致了

A.农村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出现 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
C.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D.现代化工业和农业的建立

“仅以一千余人之兵力,在12辆英军坦克和2门重炮的配合下,击溃优势之敌(日军33师团两个联队约七千余人),救出被围数日之英军约七千余人,……救出已被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外国教师和世界各国驻缅甸的新闻记者约500余人。”材料所报道的部队最有可能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新38师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

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
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