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O上,∠DAB=45°,BC∥AD,CD∥AB.
(1)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O的半径为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已知:如图,在△ABC中,∠A=30°,∠C=105°,AC= 4,求AB和BC的长.
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 两点,与
轴交于点C,且点B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
,一次函数
的图象过点A、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A的坐标;
(3)根据图象写出时,
的取值范围.
如图,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1,m),点B(n,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n的值;
(3)若P是轴上一点,且满足△POB的面积为6,求P点的坐标.
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且AB⊥CD,垂足为E.
(1)求证:BC=BD;
(2)若BC=15,AD= 20,求AB和CD的长.
已知二次函数.
(1)将化成
的形式;
(2)指出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当取何值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