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 C O 2 气体。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 C O 2 气体。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 C O 2 气体,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H C l 气体混于 C O 2 中,使制得的气体不纯。小明设计了下图装置来除去 C O 2 H C l

洗气瓶中盛装的液体可以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碳酸氢钠溶液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澄清石灰水
[实验与结论]
该小组设计了三个实验进行对比

(1)请你填写实验C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体
反应速度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 C O 2
B
产生气泡,速度迅速减慢,几秒钟后反应几乎停止
无法持续产生气体,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 C O 2
C

(2)根据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 C O 2 的化学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迁移]
将上述实验C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小聪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溶质是 H C l ;②溶质是 C a C l 2 ;③溶质是 H C l C a C l 2 该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后认为,上述三种猜想中有一种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对小聪的另外两种合理猜想,请你设计实验,并根据不同现象说明溶液中的溶质属于哪一种猜想。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班同学用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色.
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凝,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 N a C l

猜想二: N a C l H C l

猜想三: N a C l N a O 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N a 2 C O 3 溶液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B.倒入废液缸C.带出实验室.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 C a C O 3 :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 C O 2 反应.
②可能是:原因是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震荡,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 C a C O 3 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白色粉末中
②往上述试管残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 白色粉末中含有 C a C O 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密封保存b.使用前临时配制c.禁止使用该试剂.

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
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 K C 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 K C l K O 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 K C l K O H K 2 S O 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 B a C l 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 酚酞试液

证明猜想Ⅳ成立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
同?(选填"是"或"否").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基础实验】图1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若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是,化学方程式为
(2)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图1中 A 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还可以利用 B 装置,向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锥形瓶中注入浓氨水快速制得氨气,则注入浓氨水的量至少要
【探究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氨气的性质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1)氨气显碱性吗?(2)氨水显碱性吗?
【实验验证】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无色酚酞试液浸润的干燥纸质小花进行图2中 A 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Ⅰ和Ⅱ纸花不变色,实验Ⅲ纸花变红
【实验结论】(1)氨气不显碱性,(2)氨水碱性(填"显"或"不显").
【查阅资料】图2中 B 是同学们查阅氨气溶于水后发生变化的情况.
【交流反思】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2)小军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稀盐酸,小花红色逐渐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探究结论可知,能用于干燥氨气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生石灰

浓硫酸

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拓展探究】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小.该兴趣小组增加了如图3所示的探究实验,在 U 型管 A , B 两端同时塞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则 U 型管内产生的现象应为

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A , B , C , D 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写出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完成实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判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实验拓展】为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可能含有 向滤液中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该离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