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比赛时大家都尽量选穿新运动鞋,小明猜想这是由于鞋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了两只同品牌同规格的运动鞋进行探究(一只鞋鞋底花纹没有磨损,另一只鞋底花纹磨损较大)。
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测出新鞋的重力如表格1所示,按照上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着鞋子在桌面上做 运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填入表中。
(2)将新鞋子换成旧鞋子在同一个桌面上重新实验,测出了重力和拉力填在表格1中。由此得出结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小红认为他的做法不妥,不妥之处是 。
表格1 |
|||
序号 |
种类 |
重力/N |
拉力/N |
1 |
新鞋 |
5.7 |
2.3 |
2 |
旧鞋 |
5.4 |
1.7 |
(3)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小明采纳了小红的意见,将两个鞋子插在对方中进行实验,得出的数据如表格2所示:
①对比序号 的两组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
②对比序号 的两组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表格2 |
|||
序号 |
种类 |
重力/N |
拉力/N |
3 |
旧鞋插在新鞋中 |
11.1 |
4.5 |
4 |
新鞋插在旧鞋中 |
11.1 |
3.5 |
(8分) 如图所示是课堂上做过的“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来判断研究对象的动能的大小。
(2)实验过程中通过让小车从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碰撞木块时速度大小不变,通过
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
(3)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动能。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
为能。
(4)按(2)中要求先后做两次实验,比较木块运动距离的长短可以得到结论:物体速度大小相同,。
(2分) 两个相同的锥形瓶中装有等量的煤油,内插两支相同的温度计。闭合电源开关一段时间后,乙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乙的示数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电热与的关系。
用如图甲的电路测定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2)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
(3)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值.
(4)闭合开关.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会,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由此可知被测电阻的阻值R=Ω.
(5)该同学完成一次试验后,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A.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进行几次测量 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再进行.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遵循此成像规律.
(3)若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选填“实”或“虚”)像.
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为了保证不变,应始终使用同一个小球;
(2)让小球A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是为了研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是否与有关;
(3)实验中通过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