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还应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电压U=2V
次 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0.1

 

(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0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捷高效。那么,
①电压表示数会怎样变化:        
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请你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两个活动小组,分别利用“烟”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甲小组:在探究“光的传播”实验中,发现光的传播路径不易于观察,他们将一个透明的圆筒型密闭盒中充入烟,然后让手电筒的光线从圆筒中穿过,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甲).
该实验是利用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 ,使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乙小组:在空的可乐瓶中注入浓烟,点燃一支蜡烛,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并保持适当的距离,拍动瓶底,可以看见“烟圈”一个一个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灭”(如图乙).
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波能传递

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 (实像/虚像)。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变大/变小/不变).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____∠AON,若将AO向ON靠近,OB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小花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蜡烛竖放在直尺上的A处,点燃蜡烛后,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B处,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B处,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d.根据直尺的刻度测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小花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花同学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2)选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光屏能否接收到蜡烛A 的焰的像,答: (填“能”或“不能”),这说明
(4)小花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