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发生的什么事件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请分析英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表现。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为应对全球化采取了怎样的具体措施?试举例加以说明。
据下图回答
(1)A、B两国是岛国,国内市场狭小,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却表现出消极和积极两种态度。试结合史实,简要归纳出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以及对其造成的不同影响。
2、A、B两个国家采用了怎样的政体形式?为什么采用这种政体形式?
19世纪末,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呈现哪些新特点?
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决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派别,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布尔什维主义。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1)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是哪一年发表的?它的发表标志着什么?世界历史背景是什么?(2)材料二的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什么?(3)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必然联系?(4)请谈你对马列主义的认识。
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结合你对“二战”起因和英法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0世纪30年代与20年代相比,国际政治局势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结合具体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