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 B.开始实施公民法 |
| C.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 D.自然法取代公民法 |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
|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
|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
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
|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