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植物离体组织或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最可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有
A.细胞的形态结构 | B.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
C.细胞内表达的基因种类 | D.细胞的分裂能力 |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
D.组织细胞摄取萄葡糖加速 |
在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从窗口射入,把装置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如图所示),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1周。假设1:暗箱可以转动而盆栽幼苗固定不动,假设2:暗箱和盆栽幼苗同步转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依次为
A.③、② | B.③、① | C.②、③ | D.④、① |
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锈病)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锈病的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 |
B.50%和62.5% |
C.62.5%和50% |
D.50%和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