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具备了担任官职的资格。
材料二:(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问题:
(1)材料一中,克里埃尼图斯最初为什么不能享受政治权利?后来,克里埃尼图斯为什么又具备了担任官职的资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生活在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介平民,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3)在对待贵族特权方面,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有何不同之处?(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清朝末年 |
清朝以六部中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仿西方制度增设商部。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
民国初年 |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
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建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1982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 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2003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的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什么不同?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
——《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中国经济思想史》
(1)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托克维尔的意思是,大革命爆发前40年,在人民尚未追求政治自由时,政府就应该意识到这只是暂时的,人民一定会追求政治自由。趁这个时候,政府自己完成一些政治改革,让人民顺利获得和享受政治自由,这样,后面的大革命也就未必还会发生。遗憾的是,当时的法国政府和国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尽管路易十五有个最能干的大臣想到了,并且向路易十五还作了建议,由于国王本人和整个政府班子没有这种意识,建议等于白说。托克维尔的意思是,像这样一种大的改革,只有当国王和整个政府都想到了并作了“构想”,才有可能进行并去完成它。
错过这个机会,到了“20年后,形势改观:政治自由的形象已呈现在法国人的精神中,而且一天比一天更加吸引人。……全体人民均有权参加治理的思想深入人心”。而这个时候,大革命的到来其实就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闵良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三题(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不可避免的原因。
(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追求政治自由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要之,吾人研究罗马法之目的,非欲以稽古自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研究罗马法者,所以溯其本而究其始也。良以吾国新民法泰半因袭大陆,而大陆诸国之法源,几尽觞罗马法。即此一端,已足示吾人研究罗马法之重要。苟从法学之价值观之,罗马法为治法者之基本学问。倘能融会贯通,法学智识已习过半矣。
——丘汉平《罗马法》
材料二西方许多国家的议会与政府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总理或首相并负责在议会中选择本党议员组成内阁。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仅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的特点也十分鲜明。
英国的压迫已经远去,革命所要极力维护的人民的权利——实际就是州议会的权利——已经被证明并不能如期望的那样能够不需要一个总权威就可以得以维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全国政府的条件成熟了。在制宪会议上,吸取十三个州一院和两院实践的丰富经验和教训,会议多数代表都表示,邦联体制无论如何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全国政府必须能够代表人民,直接对每个公民行使权力;如果仍然一切都求助于各州政府,那无论如何加强邦联国会的权力,都将于事无补。— 一据《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等整理
(1)材料一中,丘汉平认为有必要加强对罗马法的研究,试概括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许多国家中“议会与政府有着很强的亲和力”的理解。
(3)与材料二中多数西方国家相比,美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有何鲜明特点?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于千百年来长期处于社会最低层的贫苦工人和农民来说,新中国给他们带来了真正的解放。
——《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60年来,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一中,新中国名称的确定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根本政治追求”?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具体名称。简析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时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