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曾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有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以美国抗衡的其他国家。材料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是
A.当今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 B.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 |
C.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 D.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
郑观应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话提供依据的是
A.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承认西方文明有超过中国的地方,日记被奉旨毁版 |
B.为“徐图自强”而创办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 |
C.据《东西学书录》统计,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 |
D.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因奔父丧,乘坐了外国的小轮船,几乎被顽固派开除省籍 |
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A.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 B.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D.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
观察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 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
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 |
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 |
C.二战后美苏冷战 |
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 |
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
图为本杰明·富兰克林1754年绘制的政治漫画,讽刺当时北美殖民地的状况。其意图是号召北美殖民地
A.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 B.团结起来以实现独立 |
C.组建统一的联邦政府 | D.成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