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
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
请回答:
(1)互联网为什么被称为“第四媒介”?它诞生于何时?
(2)中国哪一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的?
(3)为什么把互联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 |
1990 |
1995 |
1999 |
2000 |
|
报纸总印数(亿份) |
246.8 |
211.3 |
263.3 |
318.4 |
329.3 |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280 799 |
647 762 |
2 332 164 |
2 931 682 |
3 381 466 |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38 056 |
91 572 |
383 513 |
526 483 |
585 007 |
互联网用户(户) |
7 213 |
3 014 518 |
9 021 717 |
请回答:
(1)分析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你能分析其原因吗?
(2)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媒介的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材料2: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观察材料1中的图片,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2,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2: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卢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3: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始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铁运营进入一个新时期。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对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京沪高铁是高铁技术的集大成者,科技创新造就多个世界纪录。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以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1)毁路口号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贴。
(2)“马拉火车”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长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被讥讽为“马拉火车”。
(3)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请回答:
(1)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3)你怎样理解“昨天”发生的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