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部分人的人体电阻平均值数据:
测量项目 |
完全干燥时 |
潮湿时 |
||
|
电阻 |
电流(加220V) |
电阻 |
电流(加220V) |
手与手之间 |
200KΩ |
1.1×10-3A |
5KΩ |
|
手与脚之间 |
300KΩ |
7.3×10-4A |
8KΩ |
|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 |
400KΩ |
5.5×10-4A |
10KΩ |
|
从表中可以看出干燥时电阻大约是潮湿时电阻的_______倍。
在表格中的空格处填入人体潮湿时加220V电压后的电流值;
若对人的安全电流是25mA以下,上述哪几项是十分危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谈谈:在生活中,作为中学生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说出一条就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其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图中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是0.5 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的关系,其结论是:.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1)(2)。
某固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该物质(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②图中的AB段表示该物质处于状态;
③通过该图像,你还能得到的信息是。
如图所示,(1)图甲的测力计示数是N。
(2)图乙中的体温计读数是℃。
(3)图丙中的木块的长度是㎝。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3)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测得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
(4)如果在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误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把牛奶和烧杯放在右盘,若他读出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40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为1g,则小红同学测量的牛奶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__________g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7 |
98 |
98 |
98 |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