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其作用是                           
(3) 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                   。_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4) 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 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② 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HCO3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Na2CO3的相关性质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一步:称量10.6g Na2CO3固体全部溶于水中,配成100mL溶液;
第二步:量取5.0mL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说明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第三步:将第二步试管中的溶液均分成2份,一份微微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说明原因: (用文字说明);另一份慢慢滴加1.0 mol/L 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第四步:再量取4mL Na2CO3溶液于干净的试管中,缓慢滴加1.0mol/L HCl溶液2mL,滴加过程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请说明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10 mL 2%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5% H2O2溶液的pH约为6,H2O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下列化学仪器与用品:①玻璃棒 ②烧杯 ③托盘天平 ④量筒 ⑤药匙 ⑥胶头滴管 ⑦容量瓶 ⑧标签纸 ⑨细口试剂瓶
Ⅰ.称量:若需要配制500 mL 0.622 moL / L NaOH溶液,则应称取固体NaOH g;
Ⅱ.用以上称量后的NaOH固体配制溶液并备用:按配制溶液的过程顺序,从上述所给仪器和用品中选取需要的仪器(重复的不计),其编号排列是
Ⅲ.配制过程中,应将固体NaOH溶解后并冷却至室温的溶液转移到 中,在转移时玻璃棒起 作用;在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处,改用 定容。
Ⅳ.若实验中遇到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字母):

A.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洗涤以及定容;
B.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D.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

E、配制好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的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了

硝酸是氧化性酸,其本质是NO3有氧化性,某课外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有关NO3氧化性的探究(实验均在通风橱中完成)。
(1)实验Ⅰ中,铝片作________(填“正”或“负”)极。液面上方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Ⅱ中电流计指针先偏向右边后偏向左边的原因是________。

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1 mol·L-1稀硝酸反应有H2和NH4+生成,NH4+生成的原理是产生H2的过程中NO3被还原。
(3)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Ⅲ:溶液X为1 mol·L-1稀硝酸溶液,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① 反应后的溶液中含NH4+。实验室检验NH4+的方法是________。
② 生成NH4+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碱性条件下NO3的氧化性,进行实验Ⅳ:

① 观察到A中有NH3生成,B中无明显现象。A、B产生不同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
②A中生成NH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将铝粉加入到NaNO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结合实验Ⅲ和Ⅳ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异丙苯()氧化法是工业生产苯酚和丙酮最主要的方法。其反应和流程如下:

已知:

完成下列填空:
(1).X物质是 ;Y物质是
(2).浓硫酸的作用是 ,其优点是用量少,可能的缺点是 (写一条)。
(3).Z物质最适宜选择 (选填编号)。
a.NaOH b.Na2CO3 c.NaHCO3 d.CaCO3
(4).步骤⑥分馏,工业上在分馏塔中进行,如右图,产品T是 ,请说明理由
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可根据苯酚与溴水的反应,用以下方法测定:

①把20.00mL废水、20mLKBrO3和KBr混合溶液[其中:
c(KBrO3)=0.0100mol/L,c(KBr)=0.0600mol/L]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10mL6mol/L的盐酸,迅速盖好盖子,摇动锥形瓶。
②充分反应后,稍松开瓶塞,从瓶塞和瓶壁间缝隙迅速加入10%KI溶液10mL(过量),迅速加盖,充分摇匀。加入少许淀粉溶液。
③用0.0250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Na2S2O3溶液22.48mL。
(5).已知:BrO3+5Br+6H+→3Br2 + 3H2O ;写出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①步加盐酸、第②步加KI溶液,要迅速盖好盖子的原因是
(6).已知:I2 + 2Na2S2O3→2NaI + Na2S4O6;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该废水中苯酚的浓度是 mol/L(保留4位小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