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睾丸,睾丸分泌的睾丸酮(雄性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则④⑤所示作用会________。可以预测,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大脑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________;通过③过程,机体的________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国政府在碘贫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患儿的出现。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作用。
下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图2是某同学绘制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1种群数量变化呈现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
(2)若图1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3)图2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2所示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2)合成脂质的细胞器是[ ]
(3)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和[ ] 。
(4)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__。
(5)两种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_______。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3)在a-d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
(4)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请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是以酸化细胞壁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的。
Ⅰ.材料用具: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液,弱酸性缓冲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蒸馏水,锥形瓶等其他相关实验器材。
Ⅱ.方法步骤
(1)选取____________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测量并记录长度,用蒸馏水浸洗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
(2)取锥形瓶3个,分别编号为A、B、C;把_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
(3)在A瓶中加入中性缓冲液2 mL;B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C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分别加盖,并放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
(4)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结果预测:A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变化不明显;B组胚芽鞘______; C组胚芽鞘____________。
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鱼塘只有C种群,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________(填“a”、“b”或“c”);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D两种鱼,则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________(填“Ⅱ”或“Ⅲ”,下同)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则两种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________所示。
(2)科研人员对该鱼塘由浮游藻类、A和D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
甲 |
乙 |
丙 |
GP和NP |
GP=55.6×102 |
GP=176×103 |
GP=59.3×106 |
NP=1.3×102 |
NP=6×103 |
NP=50.5×106 |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170×103 |
8.8×106 |
未利用 |
- |
62.8% |
99.7% |
①丙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其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________。
②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