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需要 D.交通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材料我们知道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承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基本仍属小农经济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 “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某文章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采用了一个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

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
C.欧日俄中          D.亚非拉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