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南风 | D.北风 |
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
|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
| C.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
| D.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
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4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处,则未来20小时内,R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 |
| 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 |
| 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 |
| 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 |
2009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完成问题。
表一
| 粮食危机类型 |
国家 |
粮食危机产生原因 |
| 粮食总产量严重缺口 |
伊拉克 |
冲突和动荡 |
| 大范围粮食获取困难 |
阿富汗 |
冲突和动荡 |
| 朝鲜 |
经济制约和a |
|
| 局部严重粮食不安全 |
孟加拉国 |
a和台风 |
| 印度尼西亚 |
泥石流、a和地震 |
|
| 尼泊尔 |
市场渠道不畅,冲突和a |
|
| 巴基斯坦 |
动荡和a |
|
| 斯里兰卡 |
冲突 |
|
| 东帝汶 |
内部流离失所等 |
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世界油价上涨 | B.人口增长 | C.全球变暖 | D.洪涝 |
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 A.表格中有五个国家位于南亚 |
| 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
| C.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水稻种植业 |
| 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高-高-低”型 |
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 A.稻谷、天然橡胶、油棕 |
| B.锡、稻谷、石油 |
| C.锡、椰子、石油 |
| D.天然橡胶、油棕、锡 |
生活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为
| A.牦牛 | B.船 | C.骆驼 | D.雪橇 |
该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问题。
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
| A.1.5℃ | B.2.5℃ | C.15℃ | D.25℃ |
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 A.A1 | B.B1 |
| C.C1 | D.D1 |
①②两地热力状况为
| A.A1>A2 | B.B1>B2 |
| C.C1<C2 | D.D1>D2 |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如图),回答问题。
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当c地昼最长时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
| B.北京昼长夜短 |
|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
|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