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A~E都是由下表中离子组成的,常温下各物质从1mL稀释到1000mL,pH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其中A与D反应得到E。 请回答:
| 阳离子 |
NH4+、H+、Na+ |
| 阴离子 |
OH-、CH3COO-、Cl- |

(1)根据pH的变化关系图甲,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D: 。
(2)图甲a>9的理由是
(3)另取浓度为C1的B溶液25mL,向其中逐滴滴加0.2mol/L的D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
①C1为 ;
②G点溶液呈中性则滴加入D溶液的体积V 12.5mL(填>,<或=)
③常温下B、C溶液的pH分别是a、b且a+b=13则将B、C混和恰好完全
反应时所消耗B、C溶液的体积比VB:VC=
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V.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1MnO4—+Fe2++________===1Mn2++Fe3++________
(3)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 Al(OH)3 |
Fe(OH)2 |
Fe(OH)3 |
|
| 开始沉淀时 |
3.4 |
6.3 |
1.5 |
| 完全沉淀时 |
4.7 |
8.3 |
2.8 |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g H2O与80 g D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所含中子数之比是________,它们分别与Na反应时,所放出气体体积之比(同条件)是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__。
有H、D、T三种原子,各自可形成双原子分子H2、D2、T2,请填写下列各题。
(1)标准状况下,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2)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单质中,质子数之比为________。
(3)各1 g三种单质中,它们的质子数之比为________。
(4)同温同压下,1 L各单质气体中所含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用
| A.质子数、 | B.中子数、 | C.最外层电子数、 | D.电子层数填写下列空格。 |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填写字母序号,下同)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3)元素有无同位素由________决定。
(4)1~18号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决定。
(5)元素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_决定。
的衰变方程式为
=
+
+Ve,其中V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以为零。
(1)下列关于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是27B.电子数是27
C.质量数是27D.中子数是60
(2)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Ni的质量数A为______,核电荷数Z为________。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________(填序号)。
A.最外层电子数B.核内中子数
C.核内质子数D.质量数不同
(4)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质量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