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 B.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
C.冷战局面开始出现 | D.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
以下各项最能够体现中国封建经济根本特征的是
A.“工商食官、政府垄断” | B.“精耕细作、家庭经营” |
C.“铁犁牛耕、以农为本” | D.“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
C.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
一批同学去看书画展,导游在介绍时说:“这幅画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对这幅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 B.这幅画属于印象派画作 |
C.这幅画是毕加索的作品 | D.这幅画的作者是英国人 |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 D.“天下为公” |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这说明他认为历史学家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 B.在研究历史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
C.要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悟历史 |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