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一段对话“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
A.美国人 | B.德国人 | C.法国人 | D.英国人 |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墨家 | B.儒家 | C.道家 | D.法家 |
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其观点的核心是
A.没有完美的政体形式 | B.强调权力的制约平衡 |
C.提倡社会契约论思想 | D.主张实行人民的自治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泰戈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
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关于近代英、法、美、德四国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
B.法国《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
C.英国和德国两国的国家元首是君主 |
D.法国和德国两国国家权力的重心在议会 |
下列宪法或法律文献中“首次实现了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的是
A.《权利法案》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1787年美国宪法 | D.法国1875年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