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种无需火电,无需热水的自热米饭。自热米饭饭盒中有发热包,发热包中有一小包粉末及少量液体(水)。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对发热包中粉末的成分,甲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可能含有镁粉、铁粉、碳粉、氯化钠固体等物质,并通过下述实验来检验:
①将磁铁放置于粉末中,部分固体被吸引,说明粉末中含 ;
②取①未被磁铁吸引的粉末用水溶解,过滤。往滤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粉末含有 ;
③取步骤②的不溶物,滴加稀硫酸直至过量,过滤,得到黑色固体,说明发热包中含有;
④取步骤③滤液并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发热包中有 。
(2)甲注意到说明书上的提示:使用时,操作控件使发热包中的粉末与液体混合而放热。放热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使饭煮熟;第二阶段,持续温和地放热,达到保温的目的。据此,他认为饭盒工作时应有两个原电池反应发生。
快速发热时负极反应式为 ,
保温时正极电极反应式 。
(9分)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
①X与Z、Y与W分别同主族;②X、Z、W分别与Y都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③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④这4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易溶于CS2。(用推出的元素符号回答)
(1)若把X2Y2看成二元弱酸,请写出X2Y2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Y与Z形成的化合物Z2Y2的电子式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
(3)写出均由这4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Y两种元素的单质已被应用于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的燃料电池中,请写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C为气体.D、E、F、G、H、X均为化合物,其中X是一种无氧强酸、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E__________、X__________.
(2)在反应①~⑦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编号).
(3)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每消耗0.3 mol的A,可转移电子________ mol.
(5)写出D的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两包白色粉末,只知分别是K2CO3和NaHCO3,请你写出鉴别方法(写出3种方法可得6分,3种以上方法得7分)
(1)。
(2)。
(3)。
。
A、B、C、D、E、F、G、H、I、J、K都是中学课本常见物质,它们与X具有下图相互转化关系。
已知:①A、D、E、K为单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
②X、A、B、C、D为气体,B、C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D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H是一种红棕色固体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J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全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X中含有三种元素,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对H2的相对密度为30,试推断X的分子式:___________;X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AlO2—,SiO32—,SO42—,K+,Na+,Fe3+,Mg2+,Al3+等离子,当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盐酸时,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lO2—+HCO3—+H2O=Al(OH)3↓+ CO32—)
(1)原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AB段反应的离子与发生BC段反应的物质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