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随着寒假脚步的临近,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即将到来,同学们一定早已迫不及待了。下面就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寒假,走进春节,完成下面的综合性学习。
(1)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时间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由于历史悠久,加上中国幅员辽阔,故在各地产生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请简要介绍一项你家乡的春节习俗。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过年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小德一家就选择了去旅游,在某个以三国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小德看到了景点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刘为兄,张为弟,兄弟间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吴是仇,魏是恨,仇恨中有仁有义,单刀独辅汉江山。请说出该对联重点写的人物是谁,并概括对联中一个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
人物: 故事:
(3)除夕之夜,辞旧迎新之际,或许你会向辛勤培养你的老师表达你最诚挚的祝福和感激之情。请以此为主题,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在下面横线上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形象生动。
短片第二部分,讲述正阳门的沧桑历史。下面是同学们写的文字稿,请帮他们解决在配音和制作字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正阳门的前身是元大都的丽正门,明代改名为正阳门,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明末,起义军兵临北京,正阳门的守卫弃城投降,沉重的千斤闸形同虚设,①__________清末,厚重的城墙没挡住八国联军的枪炮,在城楼上设岗巡逻的竟已是外国士兵。那时在民间流传的歌谣"今日正阳门左右,外人随意立高墙",诉说的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②__________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阳门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 曾经的礼仪之门失去了皇家威严,曾经的防御系统也土崩瓦解。龙车凤辇、黄柄华盖的洪大场面已经消失,原来只有皇帝通行才能开启的正阳门,悄然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正阳门箭楼高挂"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红色标语。在飘扬的红旗和热情的欢呼声中,正阳门翻开了新的一页。
(1)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①。②,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流传"应写为"留传"
B."笼"应读为"lǒng"
C."洪大"应写为"宏大"
D."悄"应读为"qiǎo"
(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
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已确定了包括天安门、正阳门、天坛在内的14个遗产点。学校组织了"中轴线上多彩明珠"展示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宣传正阳门的短片。
短片第一部分,介绍正阳门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用。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
正阳门曾是国家的礼仪之门。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高。皇帝每年去天坛祭天和到先农坛亲耕,都要通过正阳门。所谓"正阳门走龙车",就是指此门只供皇帝出入。
正阳门还曾是京师锁钥。当时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它们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城楼供守城将领登高瞭望,指挥作战;箭楼在城楼正前方,开有箭窗,用于防御、射击;瓮城将城楼与箭楼连为一体,形成对城门的保护;闸楼则建于瓮城之上,其门洞上方的千斤闸重约1990公斤,在敌军进犯时可起到重要防御作用。
(1)短片第一部分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片头,来体现正阳门的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选择:
理由:
(2)同学们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钥"的义项有:①锁;②钥匙;③闭锁,关闭。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锁钥"在这里的意思是
【甲】进入京城的通道【乙】军事防御屏障【丙】沉重的千斤闸
班级宣传小组打算出一期主题板报,同学们根据四幅宣传图片(见图)的内容将板报分为四个栏目。请你将栏目名称依次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字。
①我发现:
②我看到:
③我期待:
④我希望:
复兴学校开展"呵护眼睛光明行"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小亮同学将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都渴望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中国文人笔下有很多跟眼睛有关且寓意美好的成语,比如目光如炬、【甲】______、_______等。为了眼睛更加明亮,目光更加敏税,让我们一起呵护眼睛,远离近视。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共同实施八个专项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乙】 方案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近视防控问题的重视和关怀。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在这里,我想对老师说:_______。
在这里,我想对同学说:_______。
①请结合语境,在【甲】处再写两个成语。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小亮同学的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
( )( )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引háng高歌,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缘 故
劲 儿
引háng 高歌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新的民歌"相同的一项是
A. |
粽叶飘香 |
B. |
光辉历程 |
C. |
绿水青山 |
D. |
面向未来 |
(3)选文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乐器的一项是
A. |
葡萄美酒夜光杯 |
B. |
谁家玉笛暗飞声 |
C.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D.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4)以上文段节选自长篇纪实作品 (又名(西行漫记》),选文中的"我"指的是 (人名)。选文中"他们" 的美好品质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