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的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持久抗战准备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这主要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又说:“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李鸿章在此说的“奇局”、“大变局”,清政府

A.扶持发展工商业 B.开展洋务运动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进行维新变法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卓越、现世娱乐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的核心是

A.建功立业 B.人文精神 C.民主法制 D.忠于信仰

“笔墨当随时代”,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笔墨当随时代”的传世名作,该作品

A.描绘汴京繁华,歌颂太平盛世
B.追求笔墨情趣,体现文人个性
C.刻画市井风俗特征,体现时代风貌
D.刻画社会百态,鞭挞封建当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