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反映出当时( )
A.传统“理藩”理念依然存在 |
B.清政府不具备近代外交的理念 |
C.清朝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
D.英国政策的出发点是国际惯例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篇》中分为“选举典、诠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这种图书分类表明“经济”的内涵是()
A.经世济民 | B.治国之才 |
C.心外无理 | D.经济管理 |
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 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 映了商代( )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
D.重视礼仪,青锏礼器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