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 )
A.“制天命而用之” | B.以德治民 | C.施行“仁政” | D.“以法为本” |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庄子及道家的是( )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范文澜) |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 )
A.兵广粮足 | B.民以食为天 | C.仁义为重 | D.诚信第一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
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专制 | B.共和制 | C.贵族制 | D.君主立宪制 |
19世纪晚期,下列哪一选项中国家的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或国会)
的
A.美国、法国、德国 | B.美国、英国 |
C.美国、德国 | D.德国、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