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1872年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中国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④ |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此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
| B.第一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
|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
|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堵截,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这次作战的地点是在
| A.山东台儿庄 | B.山西平型关 | C.湖北枣宜 | D.江苏徐州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义和团战士
| A.反抗外来侵略 | B.寻求救国之路 |
| C.掀起民主革命 | D.推翻清朝统治 |
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支持曾纪泽与俄国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的清军将领是
| A.李鸿章 | B.曾国藩 | C.左宗棠 | D.林则徐 |
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文字分别是“民”、“官”、“政府”、“外国’)。其政治寓意是
|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 B.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
| C.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
| D.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