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在一块蒲公英分布比较均匀的草地上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首先选取了一块长100m、宽30m的长方形样地,在样地中设了10个面积为1m2的样方;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了10个小组,分别统计各个样方中蒲公英的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株数 |
4 |
0 |
2 |
3 |
2 |
2 |
3 |
4 |
9 |
4 |
(1)样方法中若确定了样方,并对每个样方内的物种个体数进行了计数调查后,如何计算该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
(2)经实际询问有两个组所报数值是不真实的,这两个组最有可能是哪两个组?
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虚报的两个组的实际数据之和是6株,则这块地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该是__
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该细菌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幷可造成动物死亡。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给实验绵羊注射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给实验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体内产生____,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它是由____细胞产生分泌的。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免疫。
(2)如果不能确定第二次注射的炭疽芽孢杆菌对实验绵羊的毒性是否极强,需要改进实验设计,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
①实验设计原则:____________
②操作步骤: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___和_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幼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为什么?(4)该实验原理是:
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
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① |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
② |
B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 葡萄糖溶液 |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2)该实验是一个实验,其中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为了控制该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步骤如下: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加入10g灭活的干酵母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如图是真核生物体内某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构成示意图,已知M和N为生物大分子物质,A和B分别是两者的组成单位。请回答:
(1)X、Y元素分别是、。
(2)A的结构通式是,连接A形成M的化学键是
。
(3)N为生物体遗传物质,化合物B水解后的产物是一分子、一分子和一分子。
(4)M在细胞中承担多种功能,试举例说明其中的两种:
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