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表明日本对西洋文明的主张是什么?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这种主张的措施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改革的哪些内容?
(3)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中国出现的资产阶级变法运动是什么?
(4) 日本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明治维新后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戊戌变法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英国的贵族不是清一色的。除了依靠从租地户取得封建地租的旧贵族以外,还有大部分由其他阶层出身的人所补充的所谓新贵族……加入英国贵族行列的有富商、手工业工场所有主,甚至获得巨大地段的富裕农民……贵族往往参加海外企业,成为工商业公司的成员。
材料二、新贵族在自己所有的土地取得收入的方法以及收入的数量方面,在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方面,和旧贵族不同。……新贵族的利益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接近,也影响了英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历史。
请回答:(1)材料中一“获得巨大地段的富裕农民”指什么人?这些人的产生和哪一件事有密切关系?
(2)新贵族利用土地经营的方式与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从本质上说来是“接近”,为什么?
(3)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日益接近对英国的政治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 。
----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回答: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结合史实分析14-17世纪欧洲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历史性转折?你认为应如何看待这一历史性转折?

试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分析新航路开辟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特征?

材料一:“自然研究用来宣布其独立……的一个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思格斯
材料二:(布鲁诺)提出了宇宙是无限和统一的思想。他认为太阳只是人类所在星系有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宇宙是无限的,有无数象太阳系一样的星系,宇宙无中心,而处处都可以说是中心。1600年2 月,布鲁诺……临刑时他怒斥法官:“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判词还要感到恐惧。” 临刑时,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知道我的价值。”----引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根据教皇和最高的世界异端法庭各位枢机主教的命令,两个原理……太阳的静止和大地的运行……受到鉴定者的神学家的审查,即:“太阳是世界中心而且是静止的原理在哲学上是荒谬的、虚伪的,而且在形式异端的,因为它和圣经上所说的相矛盾。”
“大地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且不是静止的,也不是昼夜地运行的原理,在哲学上也是荒谬和虚妄,在神学上至少是信仰的错误。”
-----引自《枢机主教对伽利略的判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哥白尼是怎样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提出挑战的?
(2) 材料二、三中布鲁诺和伽利略怎样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
(3) 哥白尼、布鲁诺和伽利略的学说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布鲁诺被火烧死,伽利略遭判刑这又说明了什么?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