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图书成为商品 | B.科举制度完善 | C.造纸术有突破 | D.印刷术的发展 |
时代变迁会影响书法风格的变化。右图唐代的书法作品具有“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的特点,它反映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
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 | 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 |
C.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 D.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 |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
A.唐诗和离骚 | B.国风和离骚 | C.楚辞和汉赋 | D.国风和汉赋 |
下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②用中国的书法隶书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
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C.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