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在25时H2OH++OH-  KW=10-14
HACH++A  Ka=1.8×10-5
(1)醋酸钠水解的平衡常数Kh的表达式为        。当升高温度时,Kh          (填“增大”“减小”“不变”);
(2)0.5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m,其水解的程度(已水解的醋酸钠与原有醋酸钠的比值)为a;1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n,水解的程度为b,则m与n的关系为         ,a与b的关系为             (填“大于”“小于”“等于”);
(3)在某溶液中含Mg2+、Cd2+、Zn2+三种离子的浓度均为 0.01mol·L-1。向其中加入固体醋酸钠,使其浓度为0.9mol·L-1,以上三种金属离子中                    能生成沉淀,原因是                                                     。(KSP[Mg(OH)2]=1.8×10-11、KSP[Zn(OH)2]=1.2×10-17、KSP[Cd(OH)2]=2.5×10-14
=2.2)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2分,共10分)
(1)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 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 除去Fe2O3中混有的Al2O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0分)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在一定温度下有甲、乙两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
(1) 向甲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amol。此时,NH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用含有“a”的表达式表示)。
(2) 若起始时(两容器容积保持不变)。,向乙中通入2mol N2和6mol H2,达到平衡时,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b mol,a/b 1/2(选填“>”、“<”或“=”)。
(3) 若起始时甲保持容积不变,向甲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amol,而乙保持压强不变, 向乙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b mol,则ab(选填“>”、“<”或“=”)

某温度时,在10 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表中数据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2.00
0.00
1
0.90
1.80
0.20
3
0.75
1.50
0.50
5
0.65
1.30
0.70
9
0.55
1.10
0.90
10
0.55
1.10
0.90
14
0.55
1.10
0.90

(1)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3)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________;
(4)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2、3(如下图所示)则曲线1、2、3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高温下CuO和CO中发生反应:CuO(s)+CO(g) Cu(s)+CO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1 000
1 150
1 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ΔH________0(填“>”“<”或“=”);
(2) 在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000 ℃时加入Cu、CuO、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1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
(3) 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 __。
A.减少Cu的量   B.增加CuO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