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分)在T℃条件下,向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 + Y(g) a Z(g) + W(g) △H = -Q kJ·mol-1 (Q>0)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
(1)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 。
(2)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a必须用具体的值表示)。
(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一定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
C.容器内Z分子数一定 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
(4)X的转化率α= ,Y的平衡浓度为 。(均用含Q、Q1的代数式表示)
(5)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 kJ的是 (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A.2 molX、1mol Y、1molAr
B.a molZ、1mol W
C.1 molX、0.5mol Y、0.5a molZ、0.5 mol W
D.2 molX、1mol Y、1molZ
Ⅰ.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腐蚀、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请写出钢铁在碱性、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下列哪个装置示意图可防止铁棒被腐蚀。
Ⅱ.某同学利用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1是根据反应Zn+CuSO4===Cu+ZnSO4设计成的锌铜原电池。Cu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盐桥中是含有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K+向 移动(填“甲”或“乙”)。
②图2中,Ⅰ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Ⅱ中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 (填“CH4”或“O2”),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当铜电极的质量变化3.2 g,则消耗的CH4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I.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 C(s)+O2(g)=CO2(g);ΔH1<0①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
C(s)+H2O(g)=CO(g)+H2(g);Δ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ΔH3<0③
2H2(g)+O2(g)=2H2O(g); ΔH4<0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理论上_________(填“>”“=”或“<”)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①C(s)+O2(g)=CO2(g);DH=—393.5 kJ·mol-1
②2CO(g)+O2(g)=2CO2(g);DH=-566 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DH=+141 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
Ⅱ.(1) 在25℃、101 kPa下,1 g液态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7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热285.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反应2H2(g) + O2(g)=2H2O(g)的△H=。
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若该有机物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原子的5倍。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则取5.1 g 该有机物,和足量Na反应,最多能产生标态下气体L。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 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
(2)B、D所形成的最简单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原因是。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 型为;
(4)D与E形成的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均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乙基香兰素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安全食用调香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其结构简式如图
(1)下列关于乙基香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基香兰素的分子式为 C9H10O3 |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
C.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2)尼泊金乙酯是乙基香兰素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它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写出尼泊金乙酯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