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正盐,当继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时,正盐便转化成酸式盐。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2)标准状态下,向100 mL 2 mol·L-1 的NaOH溶液中通入3.36L二氧化碳气体,试求反应后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A【物质结构与性质】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氢气等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⑴A和B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已知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 |
I1 |
I2 |
I3 |
I4 |
A |
932 |
1821 |
15390 |
21771 |
B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①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A和氯元素形成的简单分子空间构型为。⑵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长为145~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
B【实验化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 实验原理
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产生干扰。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Ⅱ 实验过程
⑴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容量瓶外还有。
⑵较正分光光度计并按顺序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使用同一个比色皿进行实验,测定下一溶液时应对比色皿进行的操作是。测定标准溶液按浓度(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
⑶准确移取10.00mL待测果汁样品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水定容制得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
Ⅲ 数据记录与处理⑷实验中记录到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所给数据作出标准溶液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曲线。
标准试剂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待测液 |
浓度mg/L |
10 |
15 |
20 |
25 |
— |
pH |
6 |
6 |
6 |
6 |
6 |
吸光度A |
1.205 |
1.805 |
2.405 |
3.005 |
2.165 |
⑸原果汁样品中Vc的浓度为mg/L
⑹实验结果与数据讨论
除使用同一个比色皿外,请再提出两个能使实验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的条件控制方法。
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aNa2CO3·bH2O2。现将一定质量的过碳酸钠粉末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适量MnO2粉末,充分反应后生成672mL气体(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后,将滤液和洗涤液混合并加水配成100mL溶液A。现向三份体积为10mL、浓度为cmol/L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滴滴入溶液A,边滴边振荡,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Ⅰ |
Ⅱ |
Ⅲ |
滴加溶液A的体积/mL |
5.0 |
10.0 |
15.0 |
生成气体的体积/mL(标准状况) |
44.8 |
89.6 |
112 |
⑴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
⑵计算确定过碳酸钠的化学式。
⑶工业上常以所含活性氧的质量分数[w(活性氧)=]来衡量过碳酸钠产品的优劣,13%以上者为优等品。
现将0.2g某厂家生产的过碳酸钠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后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15.0mL 1mol/L硫酸,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液,用0.1mol/L Na2S2O3溶液滴定到蓝色恰好消失时,共消耗33.00mL,试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为优等品。(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有机物A(分子式C6H10O3)是合成某种隐形眼镜材料的单体,A可发生如下变化:
![]() |
已知:Ⅰ.物质B是最简单的二元醇,可用作汽车发动机抗冻剂;物质D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Ⅱ.
回答下列问题:
⑴隐形眼镜材料的结构简式为;
⑵写出物质B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为链状的酯类物质共有种;
⑷请设计合理方案,用物质D制取乙二酸(其他无机原料自选,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例如: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030%,当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0.050%时,会引起明显的温室效应。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⑴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⑵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①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合成塔中,若有4.4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可放出4947kJ的热量,试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⑶李明同学拟用沉淀法测定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他查得CaCO3、BaCO3的溶度积(Ksp)分别为4.96×10-9、2.58×10-9。
李明应该选用的试剂是,实验时测定的数据除空气的体积外,还需要测定。
金属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时耐酸碱腐蚀而被广泛用作高新科技材料,被誉为“未来金属”。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同时获得副产品甲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 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TiOSO4,反应中无气体生成。副产品甲是。
⑵ 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Fe屑的目的是,检验副产品甲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法是
。
⑶ 上述生产流程中所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杂质,可加入溶解后除去。
⑷ 最近,用熔融法直接电解中间产品乙制取金属钛获得成功。写出电解乙制取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