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识的追求与对道德的探求应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双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反映的是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
材料二:远古,人类以马车或乘帆船旅行;现在,人类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起来,……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这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扩散到其他地区为止。
——《全球通史》
材料三: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被称为科学界“三钱”,科技强国是他们的信仰。
材料四:科学是探讨世界存在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说:“科学只能由那些浸润了对真理和理解追求的人来创造,我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这种信念的真正的科学家……”。
(1)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至17世纪中西科技发展的各自特点,并说明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三钱”的科学贡献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4)结合材料三,谈谈材料四这段话对你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职权的分配以及唐朝中央机构行政运作的程序。有人认为唐朝中央机构的制度设计为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提供了历史借鉴。你认为二者存在的本质差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控制尚书省的原因及采取的做法。
(3)据上述材料指出唐代相权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从公元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0%,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16世纪后,中国科技却没有像同一时期的欧洲一样迅速发展,逐渐落后了世界。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指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发展的影响。
(2)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而近代则逐渐落后了?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
(2)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东京梦华录》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南宋《梦粱录》载:“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陆游在《杂赋》中提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二 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 000~3 000艘沉船,以宋、元朝时代居多。”
(1)国内外许多史学家指出,诞生于宋代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的发明。
(2)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提示:可结合宋词、文人山水画等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