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
(3)请完成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_________.
(4)如果14.2g氯气与足量的氢气反应,然后生成的气体用5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则此NaOH的浓度为         (请写出计算过程)
(5)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SO32-、ClO都存在。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与实验步骤相应的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步骤3:在B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杭州一模]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的KBr溶液、KI(含淀粉) 溶液、NaOH(含酚酞)溶液、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下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d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当有0.224 L 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    (填“能”或“不能”),若能,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012·江苏卷]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Cu、Zn总含量约为99%)回收 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2)①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铜帽溶解完全后,需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_______。
(3)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
2S2O32+I2===2I+S4O6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含量将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 不变”)。
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Zn2
5.9
8.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2O2、1.0 mol·L1 HNO3、1.0 mol·L1 NaOH。
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滤、洗涤、干燥;
⑥900 ℃煅烧。

[2012·漳州质检]某研究学习小组为探究Fe3+离子是否能氧化SO2,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假设实验中所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甲同学利用以上实线框内装置制取SO2并进行探究实验。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取装置C中少量溶液,往其中加入HCl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他得出结论:Fe3+可氧化SO2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严谨,他用以上虚线框内装置替代装置A,先使装置E内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1,打开活塞2,又反应片刻后,取装置C中少量溶液,往其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由此他得出结论:Fe3+已被SO2还原成Fe2+
①该实验制H2时需用浓硫酸配制450mL3mol/L的稀硫酸,配制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
配制过程中若其它操作无误,但没有洗涤烧杯与玻璃棒,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在该实验过程中H2所起得作用是
(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实验均不严谨,为此他沿用乙同学的实验装置及操作,重新实验。待装置F内反应一段时间后,取装置C中少量溶液,往其中加入HCl酸化的BaCl2溶液,得出与甲同学相同的结论。请你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实验不严谨的原因是。(选填序号)

A.SO2溶解量太小
B.SO2不与Fe3+发生反应
C.H2SO3与BaCl2不反应
D.装置中的空气与SO2进入水中也可生成H2SO4

②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的原因是

[2012·山东卷] 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________(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下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4)无水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

[2012·石家庄质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OH)2受热分解产物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1)取0.98 g Cu(OH)2固体加热,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
(2)取少量产物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证明产物A在加热时能与NH3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Ⅱ(夹持装置未画出)所示实验装置。
①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两个明显现象:
i直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ii装置乙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能证明产物A与NH3发生了反应的判断依据的是(填选项字母)。
a.只有i可以 b.只有ii可以 c.i或ii都可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