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即将开启的“十二五”,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
材料一:图表“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为实现居者有其屋,近年来,上海市在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面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各类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2010年上海将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13.4万套,全部解决2009年底已通过审核正在轮候的住房困难家庭,力争再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和中心城区危旧房屋保护性修缮任务,解决5万户棚户区居民住房困难。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映的经济信息。
(2)针对图表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加以辨析。
(3)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政府的做法体现的价值追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中国以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
材料一 我国2009-2013年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注:2013年我国低端出口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而美国和德国各占1%;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只占11%。
材料二 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我国出口贸易形势仍不容乐观:在出口商品质量、效益和核心技术、单位出口能耗物耗以及服务贸易发展等诸多方面,与其他贸易大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
材料三 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愿参与兼并重组,坚持市场化运作,避免违背企业意愿的“拉郎配”。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外贸企业如何为我国成为贸易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10分)
(3)运用劳动价值论的知识分析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因?(9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10日,针对史上拥堵新闻最多的国庆长假,国务院全国假日办在新浪、腾讯、人民网等网站发布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在调查的基础上,为使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于11月27日提出三个调休方案,并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材料二有中国人的地方,必然少不了五星红旗。每当颂扬五星红旗的乐曲响起,中国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国旗红、五星黄,曾经让多少人为之疯狂,这种色彩,是向心力,是自豪感,它是一个民族崛起的象征,最无声言语中最有力的表达。
材料三嫦娥三号正式成为我国第一颗表面附着五星红旗的探测器,成功实现了首次在地外天体上的软着陆,成为了月球上的“永久居民”。如何既让国旗能够处于一个醒目的位置,位于摄像头可及的范围之内,又能满足实验仪器对环境的苛刻要求?有关专家在先后提出的10余个设计方案中优中选优,进行了上百次模拟演练,几乎试遍了仪器上的每一个可用区域,验证了每一个可能的光线范围、拍摄角度和距离。最终在着陆器和巡视器上分别找准了相应的位置,使各自的五星红旗都在对方的摄像拍摄范围之内,确保清晰可见。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知识。
(2)运用文化生活中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国旗红、五星黄,是向心力,是自豪感,它是一个民族崛起的象征,最无声言语中最有力的表达。”
(3)请用发展的观点对材料三进行分析。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17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大幕开启,备受关注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专家认为此意见有三大显著的亮点,第一,国资监管体系更加清晰,政府做政府的事,国资监管机构做国资监管机构的事,形成规则统一、权责明确、分类服从、规范透明的国资监管全覆盖体系。第二,国资布局结构更加明确,国资投向从原的分布范围较广,收缩到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的基础设施,重要的自然资,新兴产业特殊行业,这就使国有资本的投向变得更加有效率。第三,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确立了法人代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变得更加清晰和明确。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上海国企改革亮点是如何体现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理由。(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山东A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环保意识,也让游客体味到了农村的古朴风情。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
材料二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文化保护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部分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甚至存在监守自盗;文保单位的资金预算不足,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人员比重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联合国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的合作亟待加强;部分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存在随意刻画、破坏古迹原貌等行为。
(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A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2)结合材料,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
(3)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三条建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我省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线图,国内最大规模的2013技术成果拍卖交易活动吸引了4000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1200多项技术成果集中展示,参加竞价拍卖的企业481家,174项科技成果全部拍出,成交总额26764万元,股权激励比重也大幅上升。
材料三创新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从某种角度来看,文化更需要创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都以各自方式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吸收百家之精华,借鉴各种文化之所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国文化发展;如果自我封闭、排斥外来,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知识,分析说明健全技术创新转化机制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文化创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