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表示是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
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在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1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 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 。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将会 (增加、减少、基本不变)。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 。
(4)由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 mg/m2·h。
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 < m < b),则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 。
图甲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番茄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细胞器a是______,物质①和④分别是______、_____。
(2)若某叶肉细胞c、d、g、h过程都不进行,此时细胞的生理状态对应乙图中的________点。
(3)分析图乙中的两条曲线,温度为25 ℃、光照强度小于2 klx时,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乙可知,若某一天温度为25 ℃,光照强度大于1 klx小于2 k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则一昼夜后番茄的干重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乙图中C点之前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 |
在第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mmol·L-1) |
|
连续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 |
同时第8天至第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
||
甲组 |
等体积生理盐水 |
等体积生理盐水 |
0.49 |
乙组 |
等体积生理盐水 |
0.025mmol四环素 |
6.51 |
丙组 |
中药制剂(0.05g) |
0.025mmol四环素 |
4.74 |
丁组 |
中药制剂(0.10g) |
0.025mmol四环素 |
4.52 |
戊组 |
中药制剂(0.15g) |
0.025mmol四环素 |
4.10 |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染液染成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
这些小鼠进行分组?。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对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共11天。同时在第8至11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
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
(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条。
(2)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若基因型为IiYy、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若基因型为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_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______。
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症均为人类遗传病,其中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使患者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尿黑酸症是由于尿黑酸在人体中积累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
(2)若酶③是由n个氨基酸、2条肽链组成的,则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脱去了个水分子,酶③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为。
(3)上述实例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
(4)下图是一个尿黑酸症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①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
②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那么Ⅱ3和Ⅱ4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 ,Ⅱ3和Ⅱ4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 。
③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该缺陷基因,请选出提供样本的较合适的个体,并解释原因。 。
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时刻 |
0:00 |
3:00 |
6: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21:00 |
24:00 |
植物Ⅰ气孔导度 |
38 |
35 |
30 |
7 |
2 |
8 |
15 |
25 |
38 |
植物Ⅱ气孔导度 |
1 |
1 |
20 |
38 |
30 |
35 |
20 |
1 |
1 |
(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此特性的形成是长期的结果。
(3)影响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 浓度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等(指出两种)。
(4)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过程①的能量变化是_____,
过程③的完成需要酶、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凌晨3︰00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