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读图甲“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和图乙“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两幅图,完成下列填空。
若图乙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①表示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
若图乙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甲中的C处,则①表示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
(2)分析图甲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
(3)分析导致图甲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包括(字母)。
⑵导致a、b、c、d四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条件的差异。
⑶ b区域的气候类型:气候;
c、d区域的气候类型:气候;
e、f区域的气候类型:气候。
⑷当a区域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时,b区域多出现天气,c地农业生产常面
临(气候)的威胁。
⑸影响f区域河流是主要补给水源是 水,该区域种植的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该区域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因素是:。
下面四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不同月份的雨带,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⑴按雨带推移的时间顺序,将A﹑B﹑C﹑D图重新排序:
⑵雨带的推移主要是由于风的进退所决定的,雨带的降水类型属于雨.
⑶我国南方和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2分)
⑷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对应的是图,与华北平原春旱对应的是图,与伏旱天气对应的是图.
下图为我国西部沿东经87°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___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是________山脉,它是我国________区与________区的分界线。
(3)③所示的地形区名称为________,它的主要地形特征是________。
(4)④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其内的________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5)⑤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其内有著名的________油田。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图中的甲、乙两地实际情况,拟定了两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农牧交界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三江湿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课题组成员收集到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分属我国两大自然区,形成这两大自然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乙地区湿地面积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3)甲地区的牧场退化严重,为保护牧场可采取的措施有。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约24公堂。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又导致核泄漏,由地震引发的灾难还在进一步扩大。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BC的剖面最接近图中的(①、②、③)。
(2)A处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资源是,形成的原因是。
(3)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洋流对其所起的作用是,它将随日本暖流、(洋流)漂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4)简述防范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