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 (20)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 (21) 。
(2)图2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 (22) ,反应现象为 (23) ,据上述小资料的内容
判断,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水,也可能是 (24) ,其目的为 (25)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②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填“f”或“g”)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下列装置中属于能用于制备CO2的发生装置,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是(省略了夹持仪器)(填序号)。

在上述不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装置中选择一套进行改进,使之能够达到启普发生器的效果,改进方法为(请写明所选装置序号及改进方法)。

(6分)酸、碱、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之一。下图表示生成氯化钠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微观实质是

(2)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A试管内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镁带表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C、D两试管中均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结论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有差异。

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清洗试管时,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硫酸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白色沉淀中可能还含有(填化学式)。

(6分)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1)①近期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形成雾霾是空气中PM2.5含量的增加。PM2.5指的是
a.SO2b.CO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②治理被酸雨侵蚀的酸性土壤,可加入适量的(填字母)。
a.KClb.Ca(OH)2c.SiO2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该物质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NaClO2)溶液中反应来制取二氧化氯,同时生成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分)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少量硫酸铵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研磨:

(6分)芬兰发明家马蒂·努尔米亚发明了一种中和处理二氧化碳的新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从火力发电厂的烟气中分离出来,放入含有长石成分的水溶液里进行中和处理。在反应过程中,长石的成分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会生成一些有用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可用作生产铝的原材料和玻璃制造业。其主要流程可示意如下:

(1)发明家将CO2从火力发电厂的烟气中分离出来,通入含有长石的水溶液里吸收,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样做的意义是
(2)长石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长石主要包括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若钙长石吸收的反应方程式为:

请模仿钙长石,写出钠长石吸收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A的pH小于7,试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溶液M中的溶质为,B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则B为 _;操作③主要目的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