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模块1 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凝胶色谱法、电泳、蒸馏、压榨法和萃取等,不同的有机物提取的方法各有不同。
(1)玫瑰精油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提取出的玫瑰精油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主要是                
(2)杏仁油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质地轻柔、高渗透性的保湿剂,主要通过      法提取。
(3)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新鲜的胡萝卜在干燥时,如果温度太高,会导致              
(4)在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                  
(5)在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中,原料颗粒的                             ,萃取的                         等因素,对萃取效果均有很大的影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用以下的材料和用具进行实验:
材料:人的成熟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清水、质量分数为O.9%的生理盐水、饱和食盐水。
用具:离心机等必须实验用具。请你帮助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选取人细胞做实验材料较好,理由是
(2)在光学显微镜下(能或不能)看到细胞膜的结构。
(3)对所选材料进行处理而使细胞破裂的措施是,其原理是
(4)经离心机离心后。上层清夜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沉降物中的结构是
(5)某科学家将一种细胞,分离其质膜进行化学分析,得到糖脂、磷脂、胆固醇,由此可判定该细胞是
(蓝藻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大肠杆菌)

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3)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4)与b相比,d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d相比,a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能降解果胶使细胞壁破损。番茄果实成熟中,PG合成显著增加,能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保鲜。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减少PG基因的表达,可延长果实保质期。科学家将PG基因反向接到Ti质粒上,导入到番茄细胞中,得到转基因番茄。请根据下图回答:

(1)提取目的基因
①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获取PG基因。
②在该基因上游加结构A可确保基因的反向转录,结构A上应具有结合位点。得到的目的基因两侧需人工合成BamHI黏性末端。已知BamHI的识别序列如图甲所示,请在下图乙相应位置上,画出目的基因两侧的黏性末端。

③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的目的是
(2)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的培养基进行筛选,与此同时,为能更好地达到培养目的,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培养24~48h后取样,在质量分数为25%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现象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再生。
(3)由于导入的目的基因能转录反义RNA,且能与互补结合,抑制PG基因的正常表达。若转基因番茄的保质期比非转基因番茄,则可确定转基因番茄成功。
(4)获得的转基因番茄产生的种子不一定保留目的基因,科研人员常采用 方法使子代保持转基因的优良性状。

有2种植物,一种在强光下生长,一种阴生生长。从这2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叶片,分别将它们放在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强光下的叶片是;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该过程可将光能转化为中的化学能。
(2)放氧速率为零的生理学含义是,此光强数值是指单叶而言,若大田中作物在此光强难以正常生长,分析原因是
(3)光照强度>600μmol 光子/ m2·s时,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被限制。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转移途径是
(4)若绘制A、B两叶片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μmol 光子/ m2·s时两条曲线相交,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Ⅰ.(12分)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及其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 支持 / 不支持 ) 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 4 对染色体 (3 对常染色体 ,1 对性染色体 ) 的事实 , 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 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的情况 )
(2) 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 说明 : 测交亲本中的红眼雌蝇来自于杂交实验的 F1 代 )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 ,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 , 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 要求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 , 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 B、b 。提示: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
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
Ⅱ.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可用__________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