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市场上买来一瓶食用白醋(含CH3COOH),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以测定醋酸浓度,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pH大致为9 。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
石蕊 |
甲基橙 |
甲基红 |
酚酞 |
变色范围(pH) |
5.0~8.0 |
3.1~4.4 |
4.4~6.2 |
8.2~10.0 |
①该实验应选用 作指示剂。
②下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③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
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验
结果记录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
A.实验![]() |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
C.盛装白醋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白醋溶液润洗 |
D.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
(2)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查阅资料得知,草酸易溶于水,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2MnO4-+5H2C2O4+6H+ 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配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请回答:
①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下图中的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②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③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查阅相关资料知:实验室制取SO2气体的反应原理为Na2SO3 + H2SO4 Na2SO4 + SO2↑+ H2O,据此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
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称量5.4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使Fe3+全部转化为Fe2+,同时有气泡产生,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A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0.010mol/L KMnO4溶液滴定溶液A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1.98ml,反应中MnO4-被还原成Mn2+ 。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消耗0.010mol/L KMnO4溶液22.02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依次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摇匀。
②“步骤一”所得溶液的颜色为。
③写出“步骤二”中加锌粉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步骤二”中Fe3+转化为Fe2+的离子方程式。
④“步骤三”KMnO4溶液应装在式滴定管中;检查该滴定管不漏水,用水洗净后,装入KMnO4标准溶液前,要对该滴定管进行的操作是 ;
判断滴定至终点依据的现象是 。
⑤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 1.0 mol·L-1的Fe(NO3)3溶液的pH=1,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说明SO2具有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若观点2正确,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只需将装置B中的 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即可证明观点3是否正确,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a.0.1 mol·L-1稀硝酸
b.1.5 mol·L-1 Fe(NO3)2溶液
c.6.0 mol·L-1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工业上常利用醋酸和乙醇合成有机溶剂乙酸乙酯:
CH3COOH(l)+C2H5OH(l)CH3COOC2H5(l)+H2O(l)ΔH=-8.62kJ·mol-1
已知CH3COOH、C2H5OH和CH3COOC2H5的沸点依次为118℃、78℃和77℃。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该研究小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60℃下反应40min与70℃下反应20min相比,前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后者(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为40min、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两条)。
(4)某温度下,将0.10 mol CH3COOH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①实验测得已电离的醋酸分子占原有醋酸分子总数的1.3%,则该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电离忽略不计,醋酸电离对醋酸分子浓度的影响忽略不计)
②向该溶液中再加入__________mol CH3COONa可使溶液的pH约为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