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后容易发生分解。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E: J: G:
(2)按要求写方程式:
①A与B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 。
②F在空气中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 。
③I转化为J的离子方程式: 。
(1)下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其负极材料是,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消耗锌6.5g,则放出气体__________g。
(2)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稀硫酸。工作时该电池总反应式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据此判断: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酸性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子流动方向为从_______极流向_______极(填“正”或“负”)。
(1)等质量的D216O和H216O所含的质子数之比为__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___;等物质的量的D216O和H216O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转移电子数之比为______。
(2)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5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
1.7g,则v(NH3)=。
(10分)
(1) 已知:0.4 mol液态肼(N2H4)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的热量.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Ⅰ:C3H8(g)+5O2(g)===3CO2(g)+4H2O(l) ΔH=-a kJ/mol
途径Ⅱ:C3H8(g)===C3H6(g)+H2(g) ΔH=+b kJ/mol
2C3H6(g)+9O2(g)===6CO2(g)+6H2O(l)ΔH=-c kJ/mol
2H2(g)+O2(g)===2H2O(l)ΔH=-d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②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③b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将NaCl固体细粒干燥后,准确称取m gNaCl固体细粒并转移到定容 仪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V cm3。
(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填序号)
A.量筒 | B.烧杯 | C.容量瓶 | D.试管 |
(2)步骤②中是否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理由是
(3)能否用水代替苯,理由 是。
(4)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下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佛加德常数NA的表达式为NA=mol-1。
已知A、B、C、D和E 5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和;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形,该分子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的电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