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8cm、0.19cm、0.25cm,从纸带中可看出 学生在操作上肯定有错误,可能的原因是        。
(2)在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单位cm,那么纸带的       端与重物相连;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 ; 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EP=" "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 (g=9.80m/s2); 通过计算,数值上△EP   △EK(填“>”、“=”、或“<”),这是因为     ;实验的结论是     。

b.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和小车受到的外力F的关系时,
⑴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数据描绘出的a-F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条倾斜的直线所对应的小车的质量相等
B.三条倾斜的直线所对应的小车的质量不同
C.直线1所对应的小车的质量最大
D.直线3所对应的小车的质量最大

⑵由于没有始终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运动的规律而记录下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所示.试求:

时刻t/s
0
1
2
3
4
5
6
7
位置坐标x/m
0
0.5
2
4.5
8
12
16
20

(1)试判断前4 s内汽车做的是什么运动? 若为匀速直线运动,求出前4 s内的速度;若为变速直线运动,求出前4 s内的加速度;
(2)汽车在3.5 s末的速度和5.5s末的速度.

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钟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49/1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求: 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开出发点多远?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AB是光滑的,在最低点 B与水平轨道 BC相切, 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4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 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而切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 BC滑行至轨道末端 C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 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5 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

1.

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A的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

物块与水平轨道 BC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如图所示,分别在A、B两点放置等量同种点电荷1、2,电量均为Q.记AB的中点为O,OA=OB=a,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有一点C,OC=x.试求C点的场强.

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表示)相交于B、C两点,O、C在同一水平线上,∠BOC=30°,A距离OC的竖直高度为h.若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v,试求UCA=?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