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图示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这表明其方式是               
(2)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3)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是                               ;如果图示表示核DNA的复制,则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并向细胞两极移动的时期为                                          
(4)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
(1)处于间期的癌细胞,其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称为__________,它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其寿命,它会自杀身亡,这种过程属于________。而受辐射的人群婚后易出生畸形儿,是因为基因变异发生于_________中,从而将突变基因传递给后代。
(4)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物质P处理人离体的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分析曲线,_______(能/不能)得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

(5)将肝癌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等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涨破,其原因可能是___。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

(1)将图中“2”连接到“1”上并形成“3”,常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经检测,被图中“3”侵染的金花茶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2”已经在金花茶细胞内得到________。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3)将具有抗病基因的金花茶细胞培养成试管苗的过程中,愈伤组织再分化时,除必要的营养供应、激素、适宜的温度和PH值外,还必须给予光照,原因是___________;有的锥形瓶中培养失败还长出很多细菌菌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

(一)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见图1)。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Pi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进行)。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可以被暗反应所利用,将物质C转化为磷酸丙糖。图1中物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据图推测,磷酸转运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3)图中B是由 (物质)产生的。
(4)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磷酸丙糖既可以用于合成蔗糖也可以用于合成淀粉
B.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经此转运器转运进叶绿体的磷酸会减少
C.若合成磷酸丙糖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不利于淀粉的合成
D.若磷酸丙糖运出过少,可能会抑制暗反应

(二)将小麦绿色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

(5)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______。
(6)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7)如果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___mol/min。
(8)请写出有氧呼吸作用反应的总方程式: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 1 中 a、b、c 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 2 中的___________。
(2)图 2 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___________。
(3)图 1 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填编号)。该生物体内符合图 1 中Ⅲ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

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盘为种子千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于重及脂肪含最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公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 "、“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