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
1902年前后,梁启超率先主张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以下说法最符合材料的意思是
| A.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形成 |
| B.维新派认识到革命共和才是救中国的正确出路 |
| C.维新派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不能救中国 |
D.梁启超开始接受 民族主义“排满”的口号 |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中国的“四千余年大梦”是什么?
| A.中国事实上沦落为西方列强的“夷狄” |
| B.中国构建民主、平等的近代民族国家愿景 |
| C.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强国梦想 |
| D.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天下共主”“天朝上国”的迷 |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
|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
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 B.戊戌政变 | C.清末新政 | D.预备立宪 |
近代中国社会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 |
|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
| C.中国完全受制于西方列强 |
| D.既有封建主义,又发展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