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
材料二: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转化率不高。若经发酵后,可成为满足牲畜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优质饲料。
材料三: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开发。其具体做法是: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优质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同时发展相关工业,对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减少直接用做肥料,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实现“过腹还田”。
(1)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该县可发展的相关工业有哪些?(至少说出三个)(6分)
(2)当地农村秸秆作为燃料还高达50%,秸秆燃烧导致的生态负效应有哪些?(4分)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6 000米,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4分)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5分)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6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 ,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为。
(2)图中A点的昼长为小时, B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的昼长为小时。
(3)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在这一天,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填“长”或“短”)。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A.B.C.D四点写出二分二至日及其日期。
(2)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公转速度较,南半球正处于季。
(3)当地球运行到B.D点时太阳直射在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4)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太阳直射在(纬度),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________是地震波纵波曲线,A是________界面。
(2)字母A以上是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组成。
(3)图中A.B之间是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因为________波不能通过。
(5)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