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不要轻率地否定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刚刚起步时的艰难探索。对这段艰难而光辉的历史,和创造了这段历史的我们的前辈,我们永远充满敬意。”
——《瞭望新闻周刊》改革开放特别报道
材料二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伟大历史转折,将新中国60年分为前后两个30年。在前一个30年里,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在后一个30年中,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上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
——《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8月13日文章:新中国60年基调评说
材料三 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大陆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世界的经济排名不断跃进。其GDP在2000年超过意大利,2005~2007年连续三年超越法、英、德,仅次于美日,成为全球第三,2010年,中国又超越日本,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台湾《经济日报》中国GDP超越日本的迷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和国在刚刚起步时(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主要成就有哪些?
(2)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前后两个30年之间有何关系?第二个30年主要成就有哪些?
(3)进入21世纪以来,为什么中国的经济能够加速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史料二“(议会)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W.白芝浩
(1)史料一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这种政体的特点是什么?通过这种设计,“控制者”最终处于什么地位?
(2)史料二表明,英国的权力中心在哪里?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国别 |
中国 |
英国 |
综合国力 |
落后封建国 |
世界强国 |
社会形态 |
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 |
经济基础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军事力量 |
装备陈旧,素质低下 |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
对外政策 |
闭关锁国,被动 |
殖民扩张,主动 |
中英贸易 |
出超 |
入超 |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利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内容,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说明你的理由。
(3)辛亥革命为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做出哪些重大举措?结果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 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①,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②,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所指代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代议制确立的基本途径或方式。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4)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两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
——《国史大纲》
材料三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宋书·恩幸传》
材料四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官吏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反映的又是什么选官制度?有哪些弊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反映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4)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