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是消费价格的暗雨表,是国家制定政策最主要的依据。
材料一:
图1:我国2008年——2010年9月的CPI走势
材料二:受市场价格低迷、疫情疫病多发、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上涨了48%。以猪肉价格为导火索,CPI出现大幅上涨。2009年国际国内经济与市场环境对价格上涨形成较大的抑制作用。从国际看,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需锐减,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明显,加剧了国内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因此,我国价格总水平缺乏上涨动力。2010年国内物价上涨压力中,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一些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出台宽松货币政策,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更大压力;有由此引发国际农产品、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外部影响;也有我国自然灾害造成部分地区蔬菜、水果产量下降以及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产品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和需求上升的内部原因导致。还有通胀预期引起的惜售炒作、热钱炒作因素等等。
材料三:200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防止经痹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双防”转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士涨的“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加剧,对我国影响深入,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贯穿这风云突变的一年。进入2010年下半年,国务院又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淤保证市场供应,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概括图表1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影响CPI走势的因素。
(2)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2002年河北奶农倒奶事件2005年陕西又发生了奶农到奶时间,政府部门虽然组织乳制品厂收购,但没有企业愿意去买奶。生产奶河乳制品一拥而上,乳制品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不愿意购买。
(1)经济危机中资本家把奶倒入大海与资料中“倒奶事件”的本质区别。
(2)资料说明了什么经济规律?
(3)当地政府应该如何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时间?
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美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对两国及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各有何基本特征?
(2)简要分析出现上述基本特征的原因。
(3)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的扩张情况及其影响。
布鞋厂老板比特为了组织生产,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佣了鲍波等众多工人,并按照其劳动力的日价值量,支付给鲍波日工资10美元。在厂里,鲍波一方面使用生产工具加工原材料,生产出新的商品,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他消耗劳动力形成新价值。鲍波一天工作8小时,他创造的新价值是16美元。
回答:(1)比特为了组织生产,除了雇佣鲍波等工人之外,还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什么?
(2)鲍波每小时的劳动形成多少新价值?鲍波在多长时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比特支付给他的工资?
(3)劳动力的自身价值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二者有什么关系?
(4)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5)马克思揭示出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4,我国单位能耗创造的GDP仅为0.7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我国CO2排放占世界总量的1/3,预计到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
图11为2008年中国能源结构对比图。
材料二目前,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
70%。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9年12月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1)上述材料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针对上述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材料三为应对气候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不断推动国家间的气候谈判。但由于与会各国的分歧,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自主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积极开展与各方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对话与合作。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中国和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3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李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征集改良产品的“金点子”,小李经过调查研究,为该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二是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三是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小李的建议为这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报酬。
(1)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小李是如何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的。
(2)请分析小李的“金点子”的文化内涵。